梦之翼国学代代相传

卷二十五 : 泗水

1 泗水: 泗水出鲁卞县北山,

2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《地理志》曰:出济阴乘氏县。又云:出卞县北。《经》言北山,皆为非矣。

3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《山海经》曰:泗水出鲁东北。余昔因公事,沿历徐、沇,路迳洙、泗,因令寻其源流。水出卞县故城东南,桃墟西北。《春秋·昭公七年》,谢息纳季孙之言,以孟氏成邑与晋而迁于桃。杜预曰:鲁国卞县东南有桃墟,世谓之曰陶墟,舜所陶处也。井曰舜井,皆为非矣。墟有漏泽,方十五里,渌水澄渟,三丈如减,泽西际阜,俗谓之嬀亭山,盖有陶墟、舜井之言,因复有嬀亭之名矣。阜侧有三石穴,广圆三四尺,穴有通否,水有盈漏,漏则数夕之中,倾陂竭泽矣。左右民居,识其将漏,预以木为曲洑,约障穴口,鱼鼈暴鳞,不可胜载矣。自此连冈通阜,西北四十许里。冈之西际,便得泗水之源也。

4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《博物志》曰:泗出陪尾。盖斯阜者矣。石穴吐水,五泉俱导,泉穴各径尺馀,水源南侧有一庙,栝柏成林,时人谓之原泉祠,非所究也。泗水西迳其县故城南,《春秋·襄公二十九年》,季武子取卞,曰:闻守卞者将叛,臣率徒以讨之是也。南有姑蔑城,《春秋·隐公元年》,公及邾仪父盟于蔑者也。水出二邑之间,西迳郚城北,《春秋·文公七年》,《经》书公伐邾。三月甲戌取须句,遂城郚。杜预曰:鲁邑也。卞县南有郚城,备邾难也。泗水自卞而会于洙水也。

5 泗水: 西南过鲁县北,

6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泗水又西南流,迳鲁县分为二流,水侧有一城,为二水之分会也,北为洙渎。《春秋·庄公九年,《经》书,冬,浚洙。京相璠、服虔、杜预,竝言洙水在鲁城北,浚深之为齐备也。南则泗水。夫子教于洙、泗之间,今于城北二水之中,即夫子领徒之所也。

7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《从征记》曰:洙、泗二水交于鲁城东北十七里,阙里背洙面泗,南北百二十步,东西六十步,四门各有石阃,北门去洙百步馀。后汉初,阙里荆棘自辟,从讲堂至九里。鲍永为相,因修飨祠,以诛鲁贼彭丰等。郭缘生言:泗水在城南,非也。余按《国语》,宣公夏滥于泗渊,里革断罟弃之。韦昭曰:泗在鲁城北。《史记》、《冢记》、王隐《地道记》,咸言葬孔子于鲁城北泗水上,今泗水南有夫子冢。

8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《春秋孔演图》曰:鸟化为书,孔子奉以告天,赤爵衔书,上化为黄玉。刻曰:孔提命,作应法,为赤制。

9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《说题辞》曰:孔子卒,以所受黄玉葬鲁城北,即子贡庐墓处也。谯周云:孔子死后,鲁人就冢次而居者,百有馀家,命曰孔里。

10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《孔丛》曰:夫子墓茔方一里,在鲁城北六里泗水上,诸孔氏封五十馀所,人名昭穆,不可复识,有铭碑三所,兽碣具存。

11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《皇览》曰: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,故多诸异树,不生棘木刺草。今则无复遗条矣。泗水自城北南迳鲁城,西南合沂水。沂水出鲁城东南尼丘山西北,山即颜母所祈而生孔子也。山东十里有颜母庙,山南数里,孔子父葬处。《礼》所谓防墓崩者也。平地发泉,流迳鲁县故城南,水北东门外,即爰居所止处也。

12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《国语》曰:海鸟曰爰居,止于鲁城东门之外三日,臧文仲祭之,展禽讥焉。

13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故《庄子》曰:海鸟止郊,鲁侯觞之,奏以广乐,具以太牢,三日而死,此养非所养矣。门郭之外,亦戎夷死处,《吕氏春秋》曰:昔戎夷违齐如鲁,天大寒而后门,与弟子宿于郭门外,寒愈甚,谓弟子曰:子与我衣,我活;我与子衣,子活。我国士也,为天下惜,子不肖人,不足爱。弟子曰:不肖人恶能与国士并衣哉?戎叹曰:不济夫。解衣与弟子,半夜而死。沂水北对稷门,昔圉人牵有力,能投盖于此门。服虔曰:能投千钧之重,过门之上也。杜预谓走接屋之桷,反覆门上也。《春秋·僖公二十年》,《经》书:春,新作南门。

14 泗水: 《左传》曰:书不时也。杜预曰:本名稷门,僖公更高大之,今犹不与诸门同,改名高门也。其遗基犹在地八丈馀矣,亦曰雩门。《春秋左传·庄公十年》,公子偃请击宋师,窃从雩门蒙臯比而出者也。门南隔水,有雩坛,坛高三丈,曾点所欲风舞处也。高门一里馀道西,有《道儿君碑》,是鲁相陈君立。昔曾参居此,枭不入郭。县,即曲阜之地,少昊之墟,有大庭氏之库,《春秋》竖牛之所攻也。

15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故刘公干《鲁都赋》曰:戢武器于有炎之库,放戎马于巨野之坰。周武王封姬旦于曲阜,曰鲁。秦始皇二十三年,以为薛郡,汉高后元年,为鲁国。阜上有季氏宅,宅有武子台,今虽崩夷,犹高数丈。台西百步有大井,广三丈,深十馀丈,以石垒之,石似磬制。《春秋·定公十二年》,公山不狃帅费人攻鲁,公入季氏之宫,登武子之台也。台之西北二里有周公台,高五丈,周五十步,台南四里许则孔庙,即夫子之故宅也。宅大一顷,所居之堂,后世以为庙。汉高祖十三年过鲁,以太牢祀孔子。自秦烧《诗》、《书》,经典沦缺,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旧宅,得《尚书》、《春秋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。时人已不复知有古文,谓之科斗书,汉世秘之,希有见者。于时闻堂上有金石丝竹之音,乃不坏。庙屋三间,夫子在西间,东向;颜母在中间,南面;夫人隔东一间,东向。夫人牀前有石砚一枚,作甚朴,云平生时物也。鲁人藏孔子所乘车于庙中,是颜路所请者也。献帝时,庙遇火烧之。永平中,锺离意为鲁相,到官,出私钱万三千文,付户曹孔欣,治夫子车,身入庙,拭几席、剑履。男子张伯除堂下草,土中得玉璧七枚,伯怀其一,以六枚白意。意令主簿安置几前。孔子寝堂牀首有悬瓮,意召孔欣问:何等瓮也?对曰:夫子瓮也,背有丹书,人勿敢发也。意曰:夫子圣人,所以遗瓮,欲以悬示后贤耳。发之,中得素书。文曰:后世修吾书,董仲舒;护吾车、拭吾履、发吾笥,会稽锺离意;璧有七,张伯藏其一。意即召问伯,果服焉。魏黄初元年,文帝令郡国修起孔子旧庙,置百石吏卒,庙有夫子像,列二弟子,执卷立侍,穆穆有询仰之容。汉魏以来,庙列七碑,二碑无字,栝柏犹茂。庙之西北二里,有颜母庙,庙像犹严,有修栝五株。孔庙东南五百步,有双石阙,即灵光之南阙,北百馀步即灵光殿基,东西二十四丈,南北十二丈,高丈馀,东西廊庑别舍,中间方七百馀步,阙之东北有浴池,方四十许步,池中有钓台,方十步,台之基岸,悉石也,遗基尚整。

16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故王延寿《赋》曰:周行数里,仰不见日者也。是汉景帝程姬子鲁恭王之所造也。殿之东南,即泮宫也,在高门直北道西,宫中有台,高八十尺,台南水东西百步,南北六十步,台西水南北四百步,东西六十步,台池咸结石为之,《诗》所谓思乐泮水也。沂水又西迳圜丘北,丘高四丈馀。沂水又西流,昔韩雉射龙于斯水之上。

17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《尸子》曰:韩雉见申羊于鲁,有龙饮于沂。韩雉曰:吾闻之,出见虎搏之,见龙射之,今弗射,是不得行吾闻也。遂射之。沂水又西,右注泗水也。

18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又西过瑕丘县东,屈从县东南流,漷水从东来注之。

19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瑕丘,鲁邑,《春秋》之负瑕矣。哀公七年,季康子伐邾,囚诸负瑕是也。应劭曰:瑕丘在县西南。昔卫大夫公叔文子升于瑕丘,蘧伯玉从。文子曰:乐哉斯丘,死则我欲葬焉。伯玉曰:吾子乐之,则瑗请前。刺其欲害民良田也。瑕丘之名,盖因斯以表称矣。曾子吊诸负夏,郑玄、皇甫谧竝言卫地。鲁、卫虽殊,土则一也。漷水出东海合乡县,汉安帝永初七年,封马光子朗为侯国。其水西南流入邾。《春秋·哀公二年》,季孙斯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是也。漷水又迳鲁国邹山东南而西南流,《春秋左传》所谓峄山也。邾文公之所迁。今城在邹山之阳,依岩阻以墉固,故邾娄之国,曹姓也,叔梁纥之邑也,孔子生于此。后乃县之,因邹山之名以氏县也,王莽之邹亭矣。京相璠曰:《地理志》,峄山在邹县北,绎邑之所依以为名也。山东西二十里,高秀独出,积石相临,殆无土壤,石间多孔穴,洞达相通,往往有如数间屋处,其俗谓之“峄孔”,遭乱辄将家入峄,外寇虽衆,无所施害。晋永嘉中,太尉郗鉴将乡曲保此山,胡贼攻守不能得。今山南有大峄,名曰郗公峄,山北有絶岩。秦始皇观礼于鲁,登于峄山之上,命丞相李斯以大篆勒铭山岭,名曰书门,《诗》所谓保有凫峄者也。漷水又西南迳蕃县故城南,又西迳薛县故城北,《地理志》曰:夏车正奚仲之国也。《竹书纪年》梁惠成王三十一年,邳迁于薛,改名徐州。城南山上有奚仲冢。

20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《晋太康地记》曰:奚仲冢在城南二十五里山上,百姓谓之神灵也。齐封田文于此,号孟尝君,有惠喻,今郭侧犹有文冢,结石为郭,作制严固,莹丽可寻,行人往还,莫不迳观,以为异见矣。漷水又西迳仲虺城北,《晋太康地记》曰:奚仲迁于邳,仲虺居之以为汤左相,其后当周爵称侯,后见侵削,霸者所绌为伯,任姓也。应劭曰:邳在薛。

21 泗水: 徐广《史记音义》曰:楚元王子郢客,以吕后二年封上邳侯也。有下,故此为上矣。

22 泗水: 《晋书·地道记》曰:仲虺城在薛城西三十里,漷水又西至湖陆县入于泗。故京相璠曰:薛县漷水首受蕃县,西注山阳湖陆是也。《经》言瑕丘东,误耳。

23 泗水: 又南过平阳县西,

24 泗水: 县,即山阳郡之南平阳县也。

25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《竹书纪年》曰:梁惠成王二十九年,齐田肸及宋人伐我东鄙,围平阳者也。王莽改之曰黾平矣。泗水又南迳故城西,世谓之漆乡。

26 泗水: 应劭《十三州记》曰:漆乡,邾邑也。杜预曰:平阳东北有漆乡。今见有故城西南,方二里,所未详也。

27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又南过高平县西,洸水从西北来流注之。

28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泗水南迳高平山,山东西十里,南北五里,高四里,与衆山相连。其山最高,顶上方平,故谓之高平山,县亦取名焉。泗水又南迳高平县故城西,汉宣帝地节三年,封丞相魏相为侯国。高帝七年,封将军陈锴为橐侯。《地理志》:山阳之属县也。王莽改曰高平。应劭曰:章帝改。

29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按本《志》曰:王莽改名,章帝因之矣。所谓洸水者,洙水也。盖洸、洙相入,互受通称矣。

30 泗水: 又南过方与县东,

31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汉哀帝建平四年,县女子田无啬生子,先未生二月,儿啼腹中,及生,不举,葬之陌上,三日,人过闻啼声,母掘养之。

32 泗水: 菏水从西来注之。

33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菏水即济水之所苞注以成湖泽也。而东与泗水合于湖陵县西六十里谷庭城下,俗谓之黄水口。黄水西北通巨野泽,盖以黄水沿注于菏,故因以名焉。

34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又屈东南,过湖陆县南,涓涓水从东北来流注之。

35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《地理志》:故湖陵县也,菏水在南,王莽改曰湖陆。应劭曰:一名湖陵,章帝封东平王苍子为湖陆侯,更名湖陆也。泗水又东迳郗鉴所筑城北,又东迳湖陵城东南,昔桓温之北入也,范欢擒慕容忠于此,城东有《度尚碑》。泗水又左会南梁水,《地理志》曰:水出蕃县。今县之东北,平泽出泉若轮焉。发源成川,西南流分为二水,北水枝出,西迳蕃县北,西迳滕城北,《春秋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,滕侯、薛侯来朝,争长。薛侯曰:我先封。滕侯曰:我周之卜正也。薛庶姓也,我不可以后之。公使羽父请薛侯曰:君辱在寡人,周谚有之,曰:山有木,工则度之;宾有礼,主则择之。周之宗盟,异姓为后,寡人若朝于薛,不敢与诸任齿,君若辱贶寡人,则愿以滕君为请。薛侯许之,乃长滕侯者也。汉高祖封夏侯婴为侯国,号曰滕公。邓晨曰:今沛郡公丘也。其水又溉于丘焉。县故城在滕西北,城周二十里,内有子城,按《地理志》,即滕也。周懿王子错叔绣文公所封也。齐灭之,秦以为县,汉武帝元朔三年,封鲁恭王子刘顺为侯国。世以此水溉我良田,遂及百秭,故有两沟之名焉。南梁水自枝渠西南迳鲁国蕃县故城东,俗以南邻于漷,亦谓之西漷水。南梁水又屈迳城南,应劭曰:县,古小邾邑也。

36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《地理志》曰:其水西流注于济渠。济在湖陆西而左注泗,泗、济合流,故地记或言济入泗,泗亦言入济,互受通称,故有入济之文。

37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阚駰《十三州志》曰:西至湖陆入泗是也。《经》无南梁之名,而有涓涓之称,疑即是水也。戴延之《西征记》亦言湖陆县之东南有涓涓水,亦无记于南梁,谓是吴王所道之渎也。余按湖陆西南止有是水,延之盖以《国语》云,吴王夫差起师,将北会黄池,掘沟于商、鲁之间,北属之沂,西属于济,以是言之,故谓是水为吴王所掘,非也。余以水路求之,止有泗川耳。盖北达沂,西北迳于商、鲁,而接于济矣。吴所浚广耳,非谓起自东北受沂西南注济也。假之有道,非吴所趣,年载诚眇,人情则近,以今忖古,益知延之之不通情理矣。泗水又南,漷水注之,又迳薛之上邳城西而南注者也。

38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又东过沛县东,

39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昔许由隐于沛泽,即是县也,县盖取泽为名。宋灭属楚,在泗水之滨,于秦为泗水郡治。黄水注之。黄水出小黄县黄乡黄沟,《国语》曰:吴子会诸侯于黄池者也。黄水东流迳外黄县故城南,张晏曰:魏郡有内黄县,故加外也。薛瓒曰:县有黄沟,故县氏焉。

40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圈称《陈留风俗传》曰:县南有渠水,于春秋为宋之曲棘里,故宋之别都矣。《春秋·昭公二十五年》,宋元公卒于曲棘是也。宋华元居于稷里,宣公十五年,楚、郑围宋,晋解扬违楚,致命于此。宋人惧,使华元乘闉夜入楚师,登子反之牀曰:寡君使元以病告,弊邑易子而食,析骸以爨,城下之盟,所不能也。子反退一舍,宋、楚乃平。今城东闉上犹有华元祠,祠之不辍。城北有华元冢。黄沟自城南东迳葵丘下,《春秋·僖公九年》,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,宰孔曰: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,北伐山戎,南伐楚,西为此会,东略之不知,西则否矣,其在乱乎?君务靖乱,无勤于行。晋侯乃还。即此地也。黄沟又东注大泽,蒹葭雈苇生焉,即世所谓大荠陂也。陂水东北流迳定陶县南,又东迳山阳郡成武县之楚丘亭北,黄沟又东迳成武县故城南,王莽更之曰成安也。黄沟又东北迳郜城北,《春秋·桓公二年》,《经》书,取郜大鼎于宋,戊申,纳于太庙。

41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《左传》曰:宋督攻孔父而取其妻,杀殇公而立公子冯,以郜大鼎赂公,臧哀伯谏为非礼。

42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《十三州志》曰:今成武县东南有郜城,俗谓之北郜者也。黄沟又东迳平乐县故城南,又东,右合泡水,即丰水之上源也。水上承大荠陂,东迳贳城北,又东迳已氏县故城北,王莽之已善也。县有伊尹冢。崔駰曰:殷帝沃丁之时,伊尹卒,葬于薄。

43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《皇览》曰:伊尹冢在济阴已氏平利乡。皇甫谧曰:伊尹年百馀岁而卒,大雾三日,沃丁葬以天子之礼,亲自临丧,以报大德焉。又东迳孟诸泽,杜预曰:泽在梁国睢阳县东北,又东迳郜成县故城南,《地理志》:山阳县也,王莽更名之曰告成矣。故世有南郜、北郜之论也。又东迳单父县故城南,昔宓子贱之治也。孔子使巫马期观政,入其境,见夜渔者,问曰:子得鱼辄放何也?曰:小者,吾大夫欲长育之故也。子闻之曰:诚彼形此,子贱得之,善矣。惜哉!不齐所治者小也。王莽更名斯县为利父矣。世祖建武十三年,封刘茂为侯国。又东迳平乐县,右合泡水,水上承睢水于下邑县界,东北注一水,上承睢水于杼秋县界北流,世又谓之瓠卢沟,水积为渚,渚水东北流,二渠双引,左合沣水,俗谓之二泡也。自下,沣、泡竝得通称矣。

44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故《地理志》曰:平乐,侯国也,泡水所出。又迳丰西泽,谓之丰水,《汉书》称高祖送徒丽山,徒多亡,到丰西泽,有大蛇当径,拔剑斩之。此即汉高祖斩蛇处也。又东迳大堰,水分为二,又东迳丰县故城南,王莽之吾丰也。水侧城东北流,右合枝水,上承丰西大堰,派流东北迳丰城北,东注沣水。沣水又东合黄水,时人谓之狂水,盖狂、黄声相近,俗传失实也。自下黄水又兼通称矣。水上旧有梁,谓之泡桥。王智深《宋史》云:宋太尉刘义恭于彭城遣军主嵇玄敬北至城,觇候魏军,魏军于清西望见玄敬士衆,魏南康侯杜道儁引趣泡桥,沛县民逆烧泡桥,又于林中打鼓,儁谓宋军大至,争渡泡水,水深酷寒,冻溺死者殆半。清水即泗水之别名也。沈约《宋书》称魏军欲渡清西,非也。泡水又东迳沛县故城南,秦末兵起,萧何、曹参迎汉祖于此城。高帝十一年,封合阳侯刘仲子为侯国。城内有汉高祖庙,庙前有三碑,后汉立。庙基以青石为之,阶陛尚存。刘备之为徐州也,治此。袁术遣纪灵攻备,备求救吕布,布救之,屯小沛,招灵请备共饮,布谓灵曰:玄德,布弟也,布性不喜合鬬,但喜解鬬。乃植戟于门,布弯弓曰:观布射戟小支,中者,当各解兵;不中,可留决鬬。一发中之,遂解。此即布射戟枝处也。

45 泗水: 《述征记》曰:城极大,四周壍通丰水,丰水于城南东注泗,即泡水也。

46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《地理志》曰:泡水自平乐县东北至沛入泗者也。泗水南迳小沛县东,县治故城南垞上。东岸有泗水亭,汉祖为泗水亭长,即此亭也。故亭今有高祖庙,庙前有碑,延熹十年立。庙阙崩褫,略无全者。水中有故石梁处,遗石尚存。高祖之破黥布也,过之,置酒沛宫,酒酣歌舞,慷慨伤怀,曰:游子思故乡也。泗水又东南流迳广戚县故城南,汉武帝元朔元年,封刘择为侯国,王莽更之曰力聚也。泗水又迳留县而南迳垞城东,城西南有崇侯虎庙,道沦遗爱,不知何因而远有此图。泗水又南迳宋大夫桓魋冢西,山枕泗水,西上尽石,凿而为冢,今人谓之石郭者也。郭有二重,石作工巧,夫子以为不如死之速朽也。

47 泗水: 又东南过彭城县东北,

48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泗水西有龙华寺,是沙门释法显远出西域,浮海东还,持《龙华图》,首创此制。法流中夏,自法显始也。其所持天竺二石,仍在南陆东基堪中,其石尚光洁可爱。泗水又南,获水入焉,而南迳彭城县故城东。周显王四十二年,九鼎沦没泗渊,秦始皇时而鼎见于斯水。始皇自以德合三代,大喜,使数千人没水求之,不得,所谓鼎伏也。亦云系而行之,未出,龙齿啮断其系。故语曰:称乐大早絶鼎系。当是孟浪之传耳。泗水又迳龚胜墓南,墓碣尚存。又迳亚父冢东,《皇览》曰:亚父冢在庐江县郭东居巢亭中,有亚父井,吏民视事皆祭亚父于居巢厅上,后更造祠于郭东,至今祠之。按《汉书·项羽传》,历阳人范增未至彭城而发疽死,不言之居巢,今彭城南有项羽凉马台,台之西南山麓上,即其冢也。增不慕范蠡之举,而自絶于斯,可谓褊矣。推考书事,墓近于此也。

49 泗水: 又东南过吕县南,

50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吕,宋邑也。《春秋·襄公元年》,晋师伐郑及陈,楚子辛救郑,侵宋吕、留是也。县对泗水,汉景帝三年,有白颈乌与黑乌,羣鬬于县,白颈乌不胜,堕泗水中,死者数千。

51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京房《易传》曰:逆亲亲,厥妖白黑乌鬬。时有吴、楚之反。泗水之上有石梁焉,故曰吕梁也。昔宋景公以弓工之弓,弯弧东射,矢集彭城之东,饮羽于石梁,即斯梁也。悬涛漰渀,实为泗险,孔子所谓鱼鳖不能游。又云:悬水三十仞,流沫九十里。今则不能也。盖惟岳之喻,未便极天明矣。

52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《晋太康地记》曰:水出磬石,《书》所谓泗滨浮磬者也。泗水又东南流,丁溪水注之,溪水上承泗水于吕县,东南流,北带广隰,山高而注于泗川。泗水冬春浅涩,常排沙通道,是以行者多从此溪。即陆机《行思赋》所云:乘丁水之捷岸,排泗川之积沙者也。晋太元九年,左将军谢玄于吕梁遣督护闻人奭用工九万,拥水立七拕,以利运漕者。

53 泗水: 又东南过下邳县西,

54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泗水历县迳葛峄山东,即奚仲所迁邳峄者也。泗水又东南迳下邳县故城西,东南流,沂水流注焉,故东海属县也。应劭曰:奚仲自薛徙居之,故曰下邳也。汉徙齐王韩信为楚王,都之。后乃县焉,王莽之闰俭矣,东阳郡治。文颖曰:秦嘉,东阳郡人,今下邳是也。晋灼曰:东阳县本属临淮郡,明帝分属下邳,后分属广陵。故张晏曰:东阳郡,今广陵郡也,汉明帝置下邳郡矣。城有三重,其大城中有大司马石苞、镇东将军胡质、司徒王浑、监军石崇四碑。南门谓之白门,魏武擒陈宫于此处矣。中城,吕布所守也。小城,晋中兴北中郎将荀羡、郗昙所治也。昔泰山吴伯武,少孤,与弟文章相失二十馀年,遇于县市,文章欲殴伯武,心神悲恸,因相寻问,乃兄弟也。县为沂、泗之会也。又有武原水注之,水出彭城武原县西北,会注陂南,迳其城西,王莽之和乐亭也。县东有徐庙山,山因徐徙,即以名之也。山上有石室,徐庙也。武原水又南合武水,谓之泇水,南迳刚亭城,又南至下邳入泗,谓之武原水口也。又有桐水出西北东海容丘县,东南至下邳入泗。泗水东南迳下相县故城东,王莽之从德也。城之西北有汉太尉陈球墓,墓前有三碑,是弟子管宁、华歆等所造。初平四年,曹操攻徐州,破之,拔取虑、睢陵、夏丘等县,以其父避难被害于此,屠其男女十万,泗水为之不流,自是数县人无行迹,亦为暴矣。泗水又东南得睢水口,泗水又迳宿预城之西,又迳其城南,故下邳之宿留县也,王莽更名之曰康义矣。晋元皇之为安东也,督运军储,而为邸阁也。魏太和中,南徐州治,后省为戍。梁将张惠绍北入,水军所次,凭固斯城,更增修郭壍,其四面引水环之,今城在泗水之中也。

55 显示相似段落泗水: 又东南入于淮。

56 泗水: 泗水又东迳陵栅南,《西征记》曰:旧陵县之治也。泗水又东南迳淮阳城北,城临泗水,昔灾丘欣饮马斩蛟,眇目于此处也。泗水又东南迳魏阳城北,城枕泗川,陆机《行思赋》曰:行魏阳之枉渚。故无魏阳,疑即泗阳县故城也。王莽之所谓淮平亭矣。盖魏文帝幸广陵所由,或因变之,未详也。泗水又东迳角城北,而东南流注于淮。考诸地说,或言泗水于睢陵入淮,亦云于下相入淮,皆非实録也。

加载中~